深度刨析香港各種保險產品,為需要購買香港保險的您開通一條直達香港保險的直通車。
中國內地人士在香港購買人壽保險的熱情與日俱增,2003年至今,這一趨勢始終未見衰減。為什麼中國臺灣人士、中國內地人士都如此熱衷於購買香港保險呢?
一.《中英聯合聲明》中明確規定香港回歸中國後依然實現普通法(及衡平法)。此一條非常重要,因為在普通法環境下,現代金融體系才能更高效的運作。例如,普通法及衡平法共同保障家族信託和商業信託的雙重所有權。而普通法可以更好的約束社會的商業道德,使得各行各業更具信託責任。此一優勢是大陸法系社會所無法比擬。
二.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由於港元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俗稱聯繫匯率),使得香港金融機構間及香港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間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並且使得港元幣值維持穩定。而香港政府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及香港政府可以長期保持財政盈餘,使得香港始終可以獲得最高主權信用評級。此一優勢亦為其它國家或地區所不能比擬。
三.香港沒有貨幣管制制度,資本可以完全自由進出香港。
四.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擁有發達的資本市場。
以上多項優勢是其它國家或地區所不能在同時擁有的,例如英國實現普通法,而英國無法實行聯繫匯率;如某英屬殖民地即實行普通法,又實行聯繫匯率制度,而它又無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位。因此我們認為,正是香港擁有獨特優勢,而使得香港保險公司和香港保險產品亦擁有獨特優勢,進而吸引愈來愈多中國內地人士在香港保險公司購買香港保險產品。
在香港,保險公司必須符合以下若干與償付能力有直接關係的最低規則:
1.實收資本。
目前,在香港經營一般保險業務的保險人的最低實收資本為1000萬港元;對於那些經營綜合業務的公司或經營法定類別的保險業務,則要求實收資本增加一倍,即為2000萬港元。
2.償付準備金。
償付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的資產值必須超過其負債額的一個指定數額。就一般保險業務而言,償付準備金是保險公司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保費收入,或負債中的較高數額,該數額在2億港元以內的部分,償付準備金按其五分之一計算;而低於2億港元的部分,則需另按其十分之一計算。償付準備金最低數額為1000萬港元。
3.保險公司的董事和經營者能夠妥善地從事進行保險業務活動。
為了上述目的,香港保險監管制度規定,保險公司的董事及控權人必須為適當人選。控權人是指包括持有公司股份超過15%的人士及公司的主要行政人員。
4.妥善的再保險安排。
為了分散風險,所有的保險經營活動都必須備有足夠的和適當的再保險安排。 另外,香港保險業監督還會考慮到保險公司是否具有被確認的國際地位和鞏固的財政能力,是否有可行的業務計畫,以及是否有足夠的經營有關業務的知識,香港保險業監督還對核算師(即審計師)和精算師的制度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定。並對保險公司資產及負債的評估、財務報表的具體要求都相當詳細。
【香港保險的十個優勢】
1、市場成熟。
香港保險業有一百七十年的悠久歷史,監管制度完善,內地保險業才三十多年,勢必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2、高額保障。
以小朋友的重疾險為例,在國內最多可買到30萬人民幣,在香港買保額30萬美金免體檢。
3、費率低。
同等保額的壽險,在香港購買所需繳納的保費比在國內購買低30%-40%。
4、保障範圍更全面。
香港保障型產品的保障範圍比國內同類型產品保障範圍廣泛許多。以重疾險為例,國內產品涵蓋的疾病種類不到40種,香港重疾險包含的疾病種類可多達100種。
5、全球性保障。
只要購買了醫療保險,無論身處何地,是意外受傷還是患病住院接受治療,香港保險都可提供全球性保障及環球緊急支援服務。
6、回報率高。
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的營運和分散投資可以為你在相對較低風險的情況下爭取最較佳的回報。
7、優化資產配置。
香港保險可通過美元或港幣購買,達到分散貨幣風險的目的。
8、理賠高效。
香港保險公司實行“嚴格核保、寬鬆理賠”的理念,可以全球理賠,持有人或其家屬將所需證明檔郵寄至代理人或是保險公司即可進行理賠。
9、境外資產保護。
香港作為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資金可合法地自由進出,是亞洲著名的境外資產保險箱。高端客戶可享受保險產品將部分資產安全轉移到境外,個人資產隱私得到保護的同時,可以運用保險產品的特性,透過保費和保額的杠杆將資產放大。
10、專業服務。
香港保險代理人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服務。購買保險是需要長期配套服務的,並不是一次性商品買賣,所以選擇信譽良好、有品牌性的公司和代理人尤為重要。
【法律保障】
由2013年5月1日起,投訴局將擴大服務範圍至所有保單持有人,不論是否香港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