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邊緣化


這幾年的香港處於分化階段,政府和市民處於敵對,社會走向撕裂。這也使香港這10年的經濟處於停滯,從03年董特首提出要把香港打造科技港,資訊中心,中藥港和檢測中心等。12年已經過去,香港連自己牌子的手機也沒有,韓國卻轉型成功。上連特首曾陰權也只會紙上談兵,發展文化產業,卻只聞樓梯響。去年有很多大事發生,有些利民的政策也變成了政治家的籌碼。建新的港口,新的機場跑道和高鐵都是必要,香港已經被北上廣深超越了很久,如果再不重新思考和家位,融洽國家的發展方向,以後就什麼都沒有。

我覺得習主席做得不錯,利用亞投行,把國家過剩的產量賣給周邊國家。一路一帶如果能完事當然更好,但跨了太多國家的邊界,政治風險不可估計。在未來的發展中重慶市應該獨當一面,不管是鐵路還是海路,它都占盡優勢。今天重慶的勞動力比北上廣深便宜30-35%左右,再過幾年應該可以拉近,我一直和來深圳打工的人說,活得那麼賤有意思嗎?為什麼不去自己老家找機會。當然,中國某些省份沒有明顯地理優勢可言,只能靠有腦的領導重新定位。

我也一直在想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可以生存,打一輩子的工也不一定買得房子。人老了,開始會想很多事情,想為家人準備條退路。一對夫妻在未來要供養4個老人,還要養育自己的孩子,沒錢的確是萬萬不能。上一輩的人總會叫我們努力讀書,將來就能找份好工作。今天大學畢業了,找到了工作有什麼用?上面的人不走,不死,你再強也只能呆在那位置,等幾年後把你裁掉再請個便宜的畢業生。什麼職業規劃都是扯淡,時代已經改變,而你們已經上岸了。

今天才明白註冊個海外帳號也是這麼煩,還是對大陸公司有歧視。不過也對,中國就是造假之國,自己把信用掉了,還說什麼。不文明的同胞出去掉光國家的臉,中國人已經是神憎鬼厭的民族,沒錢賺誰會理你。中國不被邊緣化,產品和人民卻已經被邊緣化了。世界上除了馬雲的垃圾淘寶,阿裡巴巴,WISHEBAYLazadaAmazon等等外,還有靠譜的平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